您好,欢迎来到小品之家!
小品之家 > 情景剧 >国家大剧院

国家大剧院位于北京市中心天安门广场西侧,是亚洲最大的剧院综合体。中国国家表演艺术的最高殿堂,中外文化交流的最大平台,中国文化创意产业的重要基地 。

国家大剧院从1958年第一次立项到2007年12月22日正式运营,经历了49年,设计方案经历了三次竞标两次修改,总造价30.67亿元 。由法国建筑师保罗·安德鲁主持设计,设计方为法国巴黎机场公司。占地11.89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16.5万平方米,其中主体建筑10.5万平方米,地下附属设施6万平方米。设有歌剧院、音乐厅、戏剧场以及艺术展厅、艺术交流中心、音像商店等配套设施 。

作为新北京十六景之一的地标性建筑,国家大剧院造型独特的主体结构,一池清澈见底的湖水,以及外围大面积的绿地、树木和花卉,不仅极大改善了周围地区的生态环境,更体现了人与人、人与艺术、人与自然和谐共融、相得益彰的理念 。

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
国家大剧院
外文名称
National Centre for the Performing Arts
地理位置
北京市中心天安门广场西
占地面积
11.89万平方米
所属国家
中国
所属城市
北京市
竣工时间
2007年9月
设计者
保罗·安德鲁

建筑造价
30.67亿元
建筑高度
46.68米
地下深度
-32.5米
开放时间
09:00-17:00,每周周一闭馆
门票价格
40元
著名景点
北水下廊道
建议游玩时长
2小时
适宜游玩季节
四季皆宜
目录
1建设历史
2设计特点
3剧院景观
4剧院建筑
5剧院经营
6参观参考
7各方评价
8设计争议
9演出记录
折叠编辑本段建设历史

折叠方案收集

国家大剧院主要设计者:保罗·安德鲁
国家大剧院主要设计者:保罗·安德鲁
国家大剧院总建筑面积约16.5万平方米,由歌剧院、音乐厅、戏剧场、小剧场及相应的配套设施组成。国家大剧院建筑设计方案经过两轮竞赛3次修改,历时1年3个月,来自10个国家的36个设计单位参赛,先后有69个方案参加评选。经过反复筛选、论证,并征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意见,最终选定了法国巴黎机场公司设计、清华大学配合的法国方案。主持设计者为法国著名建筑设计师保罗·安德鲁。

保罗·安德鲁生于1938年,是法国建筑学院和法兰西建筑科学院的院士。安德鲁设计了雅加达机场、开罗机场、大阪关西机场以及上海浦东机场和广州新体育馆[1] 。

折叠资金来源

国家大剧院(2019)
国家大剧院(2019)
最初设计国家大剧院工程概算总投资26.88亿元,但建成实际需要约30亿元,还有2亿多元的缺口。大剧院的投资预算是1998年做的,之后数年各种情况发生了比较大的变化,造成资金缺口的主要客观原因是:

一、材料费、运输费等上涨。钢材、水泥、砂石等主要工程材料费都有所上涨,且北京控制超载超限运输也引起运费的大幅增长,2004年禁止从永定河采砂,砂石供应点转移到河北,增加了运费。

二、国际汇率市场美元走低,造成工程成本增加。大剧院很多材料,包括管风琴、舞台机械、灯光音响等重点材料都是通过国际招标,从欧洲国家采购的。而国家的外汇指标则按美元分配[2] 。

最终大剧院地下车库的2亿5千万投资中,三成来自中央,三成来自北京市,剩余的则由银行贷款解决[3] 。

折叠建设过程

国家大剧院的建设,早期被列入当时的"国庆十周年工程"。直到1998年4月,国务院批准国家大剧院工程立项建设,中国人多年的梦想才终于付诸实。

早在1958年,毛主席、党中央就决定为迎接建国十周年大庆在首都北京建一批大型公共建筑,国家大剧院当时也在排定之列。周恩来总理亲自确定了建设地点、审定了设计方案。

1996年10月,中共第十四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问题的决议中,明确指出要有计划地建成国家博物馆、国家大剧院等具有重要影响的国家重点文化工程。

1997年10月,中央政治局委托北京市筹建国家大剧院。

1998年1月,国家大剧院建设领导小组成立。组建了由北京市牵头,文化部、建设部参加的国家大剧院工程业主委员会,并确定建筑设计方案以邀请方式为主进行国际招标。

1998年7月,国家大剧院竞赛第一轮在历史博物馆拉开了序幕,立即吸引了来自10个国家的36个设计单位参赛,一共提交了69个方案参加评选,组成空前壮观的参赛方阵。

1998年4月,国务院发出《国务院批转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关于建设国家大剧院有关问题请示的通知》,批准国家大剧院工程立项建设。当月13日开始了建筑设计方案的国际邀请竞赛。经过两轮竞赛、三项修改,并广泛征求建筑设计专家、剧场技术专家、艺术家和全国及北京市部分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意见,确定了推荐方案。

1998年8月,在革命历史博物馆展出了第一轮设计方案的模型。专家委员会由11位评委组成,其中8名中国人、3名外国人。大剧院业主委员会也发布此次竞标的原则。第一,它是世界一流的剧院,第二,它不能抢过人民大会堂。

1999年7月22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讨论同意国家大剧院建筑设计方案,采用法国巴黎机场公司设计师保罗·安德鲁设计的圆形方案、清华大学配合的设计方案。

2000年2月,通过全国招标确定北京城建、香港建设、上海建工联合体为国家大剧院工程施工总承包单位。北京市双圆监理公司中标为工程监理单位。

2000年4月1日,国家计委批准国家大剧院工程开始施工现场前期准备。

2001年12月13日,国家大剧院工程正式开工建设。

2003年4月17日,国家大剧院工程主体结构封顶。

2003年12月2日,国家大剧院壳体钢结构安装完成。整个壳体钢结构的吊装仅用了76个工作日,创造了巨型壳体钢结构安装的"中国速度"。

2007年9月,国家大剧院宣布工程基本完工[7] 。

2007年12月22日,国家大剧院建成开业[4] 。

 

折叠编辑本段设计特点

折叠设计理念

国家大剧院造型新颖、前卫,构思独特,是传统与现代、浪漫与现实的结合。大剧院庞大的椭圆外形在长安街上显得像个"天外来客",与周遭环境的冲突让它显得十分抢眼。这座"城市中的剧院、剧院中的城市"以一颗献给新世纪的超越想象的"湖中明珠"的奇异姿态出现。国家大剧院要表达的是内在的活力,是在外部宁静笼罩下的内部生机。一个简单的"蛋壳",里面孕育着生命,大剧院代表了一个时代的结束与另一个新的时代的开始[5] 。

折叠剧院之最

・世界最大穹顶:整个壳体钢结构重达6475吨,东西向长轴跨度212.2米,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穹顶。

・北京最深建筑:大剧院地下最深处为-32.5米,相当于往地下挖了10层楼的深度,成为北京最深的建筑。

・亚洲最大管风琴:音乐厅内的管风琴共有6500根发音管,是亚洲最大的管风琴,造价达3000万元[5] 。

折叠场馆结构

国家大剧院
国家大剧院
国家大剧院外部为钢结构壳体,呈半椭球形,平面投影东西方向长轴长度为212.20米,南北方向短轴长度为143.64米,建筑物高度为46.285米,比人民大会堂略低3.32米,基础最深部分达到-32.5米,有10层楼那么高。大剧院壳体由18398块钛金属板拼接而成,面积超过30000平方米,18398块钛金属板中,只有4块形状完全一样。钛金属板经过特殊氧化处理,其表面金属光泽极具质感,且15年不变颜色。中部为渐开式玻璃幕墙,由1226块超白玻璃拼接而成[10] 。椭球壳体外环绕人工湖,湖面面积达3.55万平方米,各种通道和入口都设在水面下。行人需从一条80米长的水下通道进入演出大厅[6] 。

折叠施工技术

为了建设一座世界一流的剧院,完美体现设计方案,国家大剧院的建设攻克了很多技术难关:

大剧院所处的位置在长安街南侧,在北京的核心地带。按照北京的整体规划的要求,大剧院的高度不可以超过人民大会堂的高度即46米,但是大剧院的功能要求在46米的空间里头肯定是装载不下的,所以就只能向地下发展。大剧院地下深度有10层楼那么高,有60%的建筑面积都在地下,是目前北京地区公共建筑最深的地下工程,最深的地方是-32.5米,这个位置在歌剧院的舞台正下方。大剧院地下十七米处,竟然是北京永定河的古河道[7] 。

大剧院地下蕴藏着丰沛的地下水,这些地下水所产生的浮力可以托起重达100万吨的巨型航母,如此巨大的浮力足以托起整个国家大剧院。传统的解决办法是将地下水不停地抽出,但这样抽取地下水的后果是,将会在大剧院一带的地下形成一个5公里范围的"地下水漏斗",导致周边地基发生沉降,甚至地面建筑可能出现裂缝。为了解决这一难题,工程技术人员经过精密调研,用混凝土从地下水最高水位直到地下60米黏土层,浇筑一道地下隔水墙。这个由地下混凝土墙体形成的巨大"水桶",可以将大剧院地基围得严严实实。水泵就在"水桶"里面将水抽走,这样,无论地基里怎么抽水,"水桶"外的地下水也不会受影响,因而周围的建筑物也就安然无恙[8] 。

6750吨钢梁架起最大穹顶。国家大剧院壳体结构由一根根弧形钢梁组成,1万8千多块钛金属板和1200多块超白透明玻璃形成3.6万平方米的巨大天穹。这个世界上最大的穹顶没有使用一根柱子支撑。据说,穹顶外层涂有纳米材料,当雨水落到玻璃面上时就像滴落在荷叶上一样,不会留下水渍。同时,钠米技术还大大降低了灰尘的附着力[9] 。

如何防止雨滴落在面积有十个足球场大的穹顶上产生的噪音,曾经十分困扰建设者。最终在清华大学进行了反复实验后得到圆满解决。实验表明,若不进行有效的防噪处理,当雨水降落时整个穹顶内的声音将犹如万鼓齐鸣。而剧场与剧场之间、剧场与场外之间的防噪音问题,也因使用了一种叫"音闸"的技术,得到很好的解决[9] 。

国家大剧院
国家大剧院
人工湖水冬季不结冰。国家大剧院四周围绕着波光粼粼的人工湖,使这座巨大的建筑变得轻灵,充满动感。但北京的冬季气温有时会降到摄式零度以下,如何使湖水冬季不结冰,也成为一大难题。经过勘测发现,在地下80米深处,地下水温保持在摄式13度。于是,经过封闭的循环系统,将恒温的地下水注入湖面,冬季可以将人工湖的水温控制在零度以上,这一难题被攻破[9] 。

此外,国家大剧院在几年的施工中还攻克了超深地基施工、剧场内部信号控制等一系列技术难题[9] 。

折叠编辑本段剧院景观

折叠外部景观

国家大剧院是国家兴建的重要文化设施,也是一处别具特色的景观胜地。作为新北京十六景之一的地标性建筑,国家大剧院造型独特的主体结构,一池清澈见底的湖水,以及外围大面积的绿地、树木和花卉,不仅极大改善了周围地区的生态环境,更体现了人与人、人与艺术、人与自然和谐共融、相得益彰的理念[10] 。

折叠壳体结构

国家大剧院中心建筑为半椭球形钢结构壳体,整个壳体风格简约大气,其表面由18398块钛金属板和1226块超白透明玻璃共同组成,两种材质经巧妙拼接呈现出唯美的曲线,营造出舞台帷幕徐徐拉开的视觉效果。每当夜幕降临,透过渐开的"帷幕",金碧辉煌的歌剧院尽收眼底。壳体表面上星星点点、错落有致的"蘑菇灯",如同扑朔迷离的点点繁星,与远处的夜空遥相呼应,使大剧院充满了含蓄而别致的韵味与美感[10] 。

折叠人工湖

壳体外围环绕着水色荡漾的人工湖,总面积达3.55万平方米。湖水如同一面清澈见底的镜子,波光与倒影交相辉映,共同托起中央巨大而晶莹的建筑。人工湖水域的设计理念来自京城水系,为北京城中心地区增添了一处灵动水景。人工湖水池采用水循环系统去除浊物,冬季不结冰,夏季不长藻。宁静清澈的水面和静谧宏大的椭球壳体下,笼罩着充满无限生机与活力的五彩斑斓的艺术世界[10] 。

折叠文化广场

人工湖四周是总面积达3.9万平方米的绿化带,绿荫隔断了长安街上的喧嚣,形成了一片身处市中心的大型文化休闲广场。设计遵循了将自然园林引入城市的思路,整体与大剧院的主体建筑保持协调一致,体现了隐与显、密与疏之间的适度结合,融入了复层、群落等景观设计理念。文化广场可供市民自由进入、徜徉其间,为周围居民开辟了繁华中的一片宁静[10] 。
国家大剧院
国家大剧院

折叠编辑本段剧院建筑

折叠歌剧院

歌剧院
歌剧院
歌剧院是国家大剧院内最宏伟的建筑,以华丽辉煌的金色为主色调。主要上演歌剧、舞剧、芭蕾舞及大型文艺演出。歌剧院观众厅设有池座一层和楼座三层,共有观众席2207个(含站席)。歌剧院有具备推、拉、升、降、转功能的先进舞台,可倾斜的芭蕾舞台板,可容纳三管乐队的升降乐池。这些世界领先水平的舞台机械设备为艺术家的现场表现提供了丰富可能[11] 。

墙面

歌剧院在墙面上安装了弧形的金属网,声音可以透过去,而金属网后面的墙是多边形,这样就形成了视觉的弧形和听觉空间的多边形,做到了建筑声学和剧场美学的完美结合,使得混响时间达到1.6秒的效果[11] 。

乐池

歌剧院乐池面积120平方米,可容纳90人的三管编制乐队,也可升至观众席水平位置变成观众席。在乐池中,特别为指挥设计了专用升降台,指挥可以以这种特别的方式出场、谢幕[11] 。

舞台

歌剧院舞台采用"品"字形舞台形式,包括主舞台、左右侧台和后舞台。舞台具备推、拉、升、降、转五大功能,可迅速地切换布景。主舞台有六个升降台,既可整体升降又可分别单独升降。左右侧台各有六台可横向移动的车台,通过与主舞台升降台互换位置,可以迁换场景,也可以参与演出[11] 。

后舞台下方距地面15米处,储存有一个芭蕾舞台台板,主舞台升降台下降后,芭蕾舞台可移动到主舞台台面上,用于芭蕾舞演出。这块国内面积最大的无缝隙专用芭蕾舞台板,同时也是国内唯一的可倾斜式芭蕾舞台板,可倾斜至5.7度。台面使用俄勒冈木制成,并用三层结构来增加弹性,能最大限度地保护芭蕾舞演员的足尖[11] 。

舞台上方栅顶高度为32米,吊杆、灯光桥、灯光渡桥通过钢丝绳悬挂在空中。61道电动吊杆,78台轨道单点吊机,24台自由单点吊机,分别用于悬挂幕布和景片。灯光桥、灯光渡桥、灯光吊架将1588盏用于演出的灯具点缀在歌剧院舞台的上方,且灯光反应快,可以在几秒钟内变换造型[11] 。

折叠音乐厅

音乐厅风格清新、高雅,适于演奏大型交响乐、民族乐,并可举办各种音乐会,有1859个席位(含站席)。音乐厅内拥有国内最大的管风琴,能满足各种不同流派作品演出的需要。此外数码墙、极具现代美感的抽象浮雕天花板、GRC墙面、龟背反声板等设计能令声音均匀、柔和地扩散反射,使音乐厅实现了建筑美学和声学美学的完美结合[12] 。

"镇厅之宝"--管风琴

音乐厅
音乐厅
安放于音乐厅的管风琴造型典雅,音色饱满,是目前国内体积最大、栓数最多、音管最多、音色最丰富的一架,拥有94个音栓,发声管达6500根之多。该管风琴出自德国管风琴制造世家--约翰尼斯·克莱斯,与著名的德国科隆大教堂管风琴系出同门,能满足各种不同流派作品演出的需要。管风琴的存在为音乐厅更添高贵典雅之气,因此被形象地称为音乐厅的"镇厅之宝"[12] 。

天花板

音乐厅的天花板被打造成一件抽象的现代艺术作品,形状不规则的白色浮雕像一片起伏的沙丘,又似海浪冲刷的海滩。天花板上看似凌乱的沟槽实际上经过了特别的声学设计,使声音能够被扩散反射,更加均匀、柔和。精美的天花板其实是特制的声扩散装饰板。天花板使用纤维石膏成型板制成,材质厚重,能够有效地防止低频吸收,增强厅内的低频混响时间,使低音效果(如管风琴、大管、大提琴等)更加具有震撼力和感染力。为达到声效的完美,在顶棚的下面还悬挂了一面龟背形状的集中式反声板,俗称"龟背反声板",它的作用是将声音向四面八方散射[12] 。

演奏台与观众席

音乐厅根据音乐会演出的特点,采用改良的鞋盒式设计,即坐席以围坐式环绕在舞台四周,使舞台处于剧场的中心区域,以便声音能更好地扩散和传播。音乐厅演奏台设在池座一侧,演奏台宽24米、深15米,能满足120人的四管乐队演出使用。演奏台由固定台面和三块演奏升降台构成。通过控制演奏升降台高度的变化,可以形成阶梯式的演奏台面,将不同乐器的演奏清晰地展现在观众面前。演奏台前部的钢琴升降台可将三角钢琴缓缓升起,浮现在观众的视野之中。为满足大型合唱演出需要,演奏台后方观众席二层的座椅可供180人合唱队使用[12] 。

墙面

音乐厅
音乐厅

音乐厅舞台四周的墙面采用了与戏剧场类似的声学扩散墙,墙面有如站立起来的钢琴琴键,凸凹起伏、不规则排列。其凹凸的尺寸和形状经由数论精确计算得出,能扩散反射来自演奏台的声音,保障演出者良好的自我听闻和相互听闻,有利于乐队更好地发挥表演水平。音乐厅的侧墙则采用与天花板类似的声扩散装饰板,墙壁表面轻微凹凸的效果同样经过特殊设计。通过这些凹凸不平的纹理,能将声音均匀地扩散反射至音乐厅空间内的每个角落。在这些量身设计的综合作用下,音乐厅的混响时间可以达到2.2秒的优质音效[12] 。

折叠戏剧场

戏剧场是国家大剧院最具民族特色的剧场,以中国红为主色调,真丝墙面烘托出传统热烈的气氛。主要上演话剧、歌剧、地方戏曲等演出。戏剧场观众厅设有池座一层和楼座三层,共有1036个席位(含站席)。戏剧场舞台拥有先进的舞台机械设备,可以把独特的创作变成表演的现实。其独特的伸出式台唇设计,非常符合中国传统戏剧表演的特点[13] 。

舞台

戏剧场
戏剧场
戏剧场舞台具有"伸出式"和"镜框式"两种样式,可配合剧目需要选择使用。"伸出式"舞台样式时,观众厅前部的台板升起成为舞台的一部分,形成伸出式台唇,台下的观众可以更近距离地观看台上的表演,非常符合中国传统戏剧表演的特点。而当台板不升起时,这部分区域可作为乐池使用,这时舞台看上去就像一个镜框,因此被称为"镜框式"舞台样式。戏剧场舞台区域分为主舞台和左右辅台。主舞台安装的"鼓筒式"转台,由13个升降块和2个升降台组成,既可整体升降又可分别单独升降,还可以制造边升降边旋转的舞台效果,整套舞台机械在世界上处于先进地位[13] 。

墙面

戏剧场观众厅墙面采用与音乐厅舞台墙面类似的声扩散墙面,看上去象凸凹起伏的、不规则排列的竖条。大量不规则排列的凹凸槽整体上形成声音的扩散反射,可保证室内声场的均匀性,使声音更美妙动听。墙面使用特制的丝绸布加以包裹,形成了以红色为主,与黄色、紫色等相间排列的墙面图案。灯光照在墙面上,烘托出亲切、热烈而传统的气氛,营造出颇具中国特色的剧场氛围的同时,也能起到很好的吸音效果[13] 。

折叠小剧场

小剧场
小剧场
小剧场是国家大剧院最具多样性可能的多功能剧场,整体色调清新、风格典雅,可以适应室内乐、小型独奏独唱、小剧场话剧、小剧场歌剧、现代舞等多种艺术门类的演出。小剧场观众席共设有19排,469个席位(含活动座椅)。小剧场于2009年9月落成,2009年10月正式启用。它的落成启用不仅进一步扩充了国家大剧院表演艺术功能,也使得北京现有小剧场群落的演出功能更加丰富[14] 。

天花板及墙面

小剧场的白色浮雕天花板与音乐厅类似,声扩散墙面与戏剧场墙面相似,加上有保温及隔音效果的隔断墙,种种量身设计可使声音均匀、柔和地扩散反射[14] 。

舞台及观众席

小剧场采用尽端式舞台。舞台由两块升降平台组成,可根据需要整体升降或分别单独升降。

舞台背后的隔音墙和落地钢化玻璃墙,可以向左右两端折叠收缩。待两面墙完全打开后,面积超过500平方米的室外下沉广场犹如后花园般呈现眼前,既可作为演出的背景,也可直接作为舞台纳入演出,给艺术创作者提供了更大的想象和发挥空间。观众座位共计469席,可根据剧目进行灵活调整,包括电动伸缩看台和活动座椅[14] 。

折叠第五空间

第五空间
第五空间
在国家大剧院这座辉煌壮丽的建筑内,除却三大专业剧场和一个多功能小剧场,还有大量的公共空间,这也是展现大剧院无限活力的窗口。不管是精巧独到的建筑设计、带有浓郁艺术特色的空间陈设,还是主题丰富的艺术展览、形式多样的小型艺术表演,无不让观众随时随地近距离体验到艺术的无穷魅力[15] 。

北水下廊道

经由国家大剧院北门主入口进入大剧院的内部主体建筑,首先需通过位于人工湖下方的北水下长廊。这条水下长廊长约80米,宽约24米,顶部采用玻璃天棚搭建而成。白天,上方湖水波光粼粼,层层涟漪在太阳的照耀下,透过玻璃质地的天花板投影下来,与两侧青石板墙壁上疏密有致的气泡状小孔相映成趣,游客犹如置身于艺术海洋一般。夜晚,在两列玲珑剔透的玻璃灯柱的一路指引下,观众逐渐远离入口处的喧闹,前方散发着神秘气息的金色铜门后一场好戏即将开场,一次浪漫惬意的旅程就要起航。北水下长廊东西两侧设有艺术展厅,常年举办各类艺术展览[15] 。

橄榄厅

橄榄厅是大剧院的重要交通枢纽。经北水下长廊来到橄榄厅,顿觉视野开阔,抬眼向前看,依次排开的三座室内建筑即国家大剧院的三大专业剧场。正中最高大宏伟的是歌剧院,左侧为音乐厅,右侧为戏剧场[15] 。

公共大厅

公共大厅拥有国内跨度最大的穹顶。穹顶距地面46米,由无数根巴西红木拼装而成,其间以金属条分割为若干个区域。每条红木的色彩深浅有别,每个区域的拼贴走向各不相同,充满变化和层次,放眼望去,仿佛在苍穹之上画出了一道道韵律感十足的弧线。整个穹顶充溢着灵动、跳跃的神采,置身其间犹如进入了乐器内部的音乐世界[15] 。

屋顶平台

花瓣厅位于歌剧院五层屋顶平台,因独特的形状、位置和视角,成为大剧院里最具特色的开放空间。从这里可以俯瞰公共大厅,并透过渐开的玻璃幕墙放眼远望,剧院内外的美景尽收眼底。这里常年带来的小型表演、互动活动,让观众近距离感受艺术、喜爱艺术[15] 。

折叠艺术长廊

艺术精品长廊位于国家大剧院一层公共大厅东侧,南北贯穿音乐厅一层外侧。作为国家大剧院文化创意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艺术精品长廊包括国家大剧院纪念品店、国家大剧院音像视听中心、国家大剧院戏剧商店、天天艺术书店及法蓝瓷艺术瓷器店。五个店铺表现了国家大剧院的大气庄重,传统内敛,现代简约和优雅经典[16] 。
艺术精品长廊
艺术精品长廊

纪念品店

国家大剧院纪念品店专营由大剧院自主设计的各类纪念品。每一件商品都经过特别设计,融入了大剧院建筑符号、表演艺术特色或原创剧目经典形象,在追求高品质的同时凸显出大剧院的独创性与艺术性[17] 。

音像视听中心

音像视听中心位于大剧院一层公共大厅东侧。明亮的店面,经典的唱片,会带给您不同凡响的艺术体验。独具匠心的设计风格,别具一格的艺术氛围,伴您在艺术的海洋里徜徉,在美妙的乐曲中陶醉[18] 。

天天艺术书店

位于一层公共大厅东侧,国家大剧院纪念品商店以南,是一家专营艺术类书籍的连锁书店。 店内销售有声乐类、钢琴类、管弦乐器类、民乐类、舞蹈类、戏剧类、乐理类、人物传记类、史学类、理论类等种类详尽的图书音像产品[19] 。

法蓝瓷艺术瓷器店

法蓝瓷艺术瓷器店位于一层公共大厅,艺术精品长廊最南端,与音乐厅入口处相邻,主营戏剧场景瓷器。 这些立体造型的瓷器题材都源自大剧院上演的剧目,融合了浮雕与雕塑,色彩鲜艳丰富,生动再现了舞台上的精彩瞬间[20] 。

戏剧商店

国家大剧院戏剧商店位于一层公共大厅东侧,与法蓝瓷艺术瓷器店相邻,专营与中国传统戏曲、民间工艺相关的特色产品。戏剧商店以弘扬中国传统戏曲与民间工艺为宗旨,希望顾客通过这些产品,更多地了解中国戏曲、走近戏曲[21] 。

折叠艺术展览

歌剧《茶花女》
歌剧《茶花女》
位于北水下廊道两侧的东西展厅、歌剧院五层的现代艺术馆、歌剧院一层南侧的艺术沙龙展厅和各个剧场环廊,共同构成了国家大剧院独特的艺术展览空间。

国家大剧院艺术展览主要分为表演艺术类展览、视觉艺术类展览和文化遗产类展览(其中包含文物历史、非物质文化遗产等)。自2007年12月正式开幕运营以来,国家大剧院已经举办了200多场艺术展览,获得了业界的好评。这些精彩的展览让前来参观的游客和观众在欣赏剧院精美建筑的同时,也感受到了浓厚的艺术氛围。

国家大剧院艺术展览定位于"以表演艺术为核心,符合国家大剧院的品牌形象与艺术品位,形成差异化展览特色,为艺术普及、观众培育提供优质服务"。围绕这个核心定位,展览严把质量关,坚持"高品位、高水准、高雅艺术"的"三高"标准。艺术展览不仅是国家大剧院"大众心目中的艺术殿堂"的主要体现,也成为剧院对外展示的重要窗口[23] 。

东西展厅

在大剧院北水下长廊东西两侧各有一个面积达1200平方米的展厅。

在这里,"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成果展"、"中国京剧艺术大展"、"古希腊戏剧展"悉数登场,解密中外艺术瑰宝的独特魅力。

在这里,"李岚清篆刻艺术展"、"国粹油画艺术精品展"、"艺术陶瓷名品展"轮番上演,让艺术向更广的维度延伸。

在这里,歌剧咏叹调与羌笛古乐在同一时间回响,普契尼乐谱手稿与现代京剧动画在同一空间相交[23] 。

现代艺术馆

现代艺术馆是国家大剧院内面积最大的展馆,位于歌剧院屋顶平台南侧。自2008年8月,这里先后展出"中国寿山石篆刻艺术展"、"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周年艺术成就展"、"国家大剧院开幕周年展"、"精彩在这里绽放--国家大剧院艺术成果展"等。这里介绍和回顾国家大剧院经营历程的常设展览,通过详实的数据、图片和实物向您展现国家大剧院的成长印迹[22] 。

艺术沙龙

艺术沙龙展厅位于歌剧院一层西南侧,占地100平方米,以展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主,同时兼顾优秀的视觉艺术作品。艺术沙龙展厅独特的半圆形设计,犹如一轮弦月,将建筑的柔美与艺术的优雅完美结合,使得观众无论身处哪个位置,都可将所有展品一览无遗;整面的落地玻璃门虽隔开了公共大厅的人来人往,却也收获了大剧院南玻璃幕墙外水天一色的景致[22] 。

歌剧院环廊

歌剧院一层环廊曲径通幽,环廊东西两头的大铜门连通公共大厅,将这段视觉的弧形裁剪得和谐生动。这里,各类演出剧目的文字图片展让人应接不暇,"歌剧节演出剧目展"、"《赤壁》《解放》《魔笛》剧目展"、"德国斯图加特芭蕾舞团及美国芭蕾舞剧院演出展"……抑或温柔妩媚,抑或狂野奔放,抑或金戈铁马,抑或魔幻诡谲,将观者带入一个又一个舞台梦境[23] 。

戏剧场环廊

戏剧场位于歌剧院西侧,整体风格极具民族特色。主要上演话剧、京剧、地方戏曲等演出,戏剧场环廊及戏剧场门口小展厅开展的艺术展览以"静态"艺术形式为主。这里曾推出"戏剧戏曲文化展览"、"艺术大师回顾展"、"雕塑及小型油画展"等[23] 。

音乐厅环廊

音乐厅环廊位于音乐厅西侧,是国家大剧院又一艺术展览场地。这里将会为您呈现更多更好的精彩展览。目前已成功举办了"费城交响乐团访华演出展"、"第三届中国交响乐之春特展"、"李岚清素描作品展"、"马勒与他的十部交响曲"等精彩展览[22] 。

艺术资料中心环廊

英国国家芭蕾舞团《天鹅湖》
英国国家芭蕾舞团《天鹅湖》

位于音乐厅四层的艺术资料中心外环廊以"走进唱片里的世界"为主题,常年为观众呈现精彩纷呈的文字图片展,讲述唱片背后的音乐故事。目前已成功举办了"国家大剧院会员5周年回眸展"、"卡拉扬诞辰100周年图片展"、"世界著名芭蕾舞团展"、"帕瓦罗蒂逝世一周年展"、"皇家小提琴名琴展"、"国际知名唱片公司品牌展"、"世界歌剧精选"、"门德尔松生平展"、"郎朗十年回顾展"等展览[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