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贤德,博士,湖北省仙桃市人。1997年9月至2000年7月,在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攻读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硕士学位。2003年9月至2006年7月,在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攻读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博士学位。
国籍
中国
民族
汉族
出生地
湖北省仙桃市
目录
1人物简介
2获奖情况
折叠编辑本段人物简介
赵贤德,博士,湖北省仙桃市人。1997年9月至2000年7月,在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攻读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硕士学位。2003年9月至2006年7月,在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攻读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博士学位。
2000年7月至2006年7月,赵贤德博士同时在武汉科技学院(现更名为为武汉纺织大学)人文学院担任教师,讲授《现代汉语》、《演讲与口才》、《大学语文》等课程,同时担任班主任和辅导员工作,并兼任武汉科技学院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秘书长,常年组织对师生的普通话培训与测试工作。其间作为主要成员参与完成国家语委“十一五”规划课题《普通话方略研究》,受湖北省教育厅委托作为评估专家分别对湖北省多所高校、湖北省一类城市、二类城市的语言文字工作工作进行评估。
2006年7月,赵贤德博士从华中师范大学毕业后被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引进,在江苏技术师范学院人文学院从事教学科研工作,并兼任了一段时间的学校教务处教学研究科科长。赵贤德博士是江苏省语言学会会员,是江苏省修辞学界的积极分子,是常州市语言学会理事,是常州市成语文化研究会的骨干成员。
赵贤德博士主要研究方向,第一是,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常年耕耘在语言学领域,取得了一些成果。所谓的应用语言学同广义的修辞学的关系是非常密切的。汉语的应用包含的内容是:常规,一般规律规则;超出常规的,特好的,值得学习的:违背规范的,坏的,应当批评的。第二是,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赵贤德博士从事多年班主任和辅导员工作,有自己独到思想教育方法和思路。赵贤德博士对学生思想教育立足学生实际,从不空谈,教育学生珍惜生命珍爱自己,不怕困难不怕挫折,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折叠编辑本段获奖情况
1998年
论文:岂不让海外游子笑话 《读写月报》1998.3
论文:要想作文成绩好 背诵功夫少不了 《读写月报·写作版》1998.9
1999年
论文:传统语文教学的理论意义与实践意义 《中学语文》1999.3
论文:当今民谣的修辞情趣 《语文教学与研究》1999.12
论文:使用“您们”又何妨 《读写月报·综合版》1999.4
论文:语文教学莫忘培养学生的幽默素质 《阅读与写作》1999.10
论文:说“享年33岁” 《咬文嚼字》1999.3
2000年
论文:《现代汉语词典》(修订本)注音献疑 《语文建设通讯》2000.4
论文:“交头”是什么意思 《汉语学习》2000.2
论文:重温魏书生的教改思想 《语文教学与研究》2000.5
论文:教师节前何必加“第X”《咬文嚼字》2000.3
论文:冗余的“第X” 《语文知识》2000.4
论文:让人纳闷的“连篇累牍” 《咬文嚼字》2000.8
2001年
论文:贪官的语言艺术 《阅读与写作》2001.3
2002年
论文:“猫熊”何以成为“熊猫”《咬文嚼字》2002.12
获奖:2002年10月,论文《高校德育工作新途径探讨》获优秀论文奖,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研究会颁发;
获奖:2002年10月,论文《德,是有形的》获美文一等奖,深圳保安区委深圳文联合颁发。
2002年
获奖:2002年10月,论文《高校德育工作新途径探讨》获优秀论文奖,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研究会颁发;
获奖:2002年10月,论文《德,是有形的》获美文一等奖,深圳保安区委深圳文联合颁发。
2003年
获奖:2003年5月“武汉科技学院宣传工作积极分子”,武汉科技学院颁发;
2004年
论文:字母词的滥用及其他《高等函授学报》2004.6
论文:反对复古,反对崇洋——马庆株教授访谈录 《语文教学与研究》2004.11
论文:试论邓小平语言的美学价值 《湖北师范学院学报》2004.3
论文:“别”字祈使句非动词性谓语考察 《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学报》2004.2
2005年
论文:普通话与女性美 《语文教学与研究》2005.6
论文:浅论普通话的审美价值 《辽宁教育学院学报》2005.3
论文:邓小平文选的修辞美 《辽宁教育学院学报》2005.11
论文:略论《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之文白异读 《三峡大学学报》2005.2
论文:现代广告语言的审美透视 《武汉科技学院学报》2005.7
论文:V量同形的“V成一量”格式研究 《湖北师范学院学报》2005.4
教材:参编《普通话培训测试教程》湖北科技出版社 2005年2月
教材:参编《演讲与口才的理论与鉴赏》长江文艺出版社 2005年
2006年
论文:“别”字祈使句的主语考察《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1
论文:常规性“V成”结构中的“V”的考察 《阜阳师范学院学报》2006.3
论文:《背黑锅的人》语言特色 《文学教育》2006.4
论文:论女性的语言美与仪表美 《孝感学院学报》2006.4
论文:有声媒体发音失误的阐释 《咸宁学院学报》2006.2
论文:魏书生演讲使用修辞的艺术《语文月刊》2006.4
论文:高校教师也要追求课堂教学语言的艺术美 《武汉科技学院学报》2006.1
论文:“V成一量”格式对“V”和量词的管控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2006.3
论文: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亟待修订 《香港语文建设通讯》 2004.6
论文:变异性V成结构的生态环境和审美价值 《高等函授学报》2006.1
论文:推广普通话的经济学意义《世纪桥》2006.8
论文:变异性V成结构的生态环境和修辞价值,《高等函授学报》2006.4
论文:高校推广普通话工作的现状及对策 《推广普通话方略研究论文集》
论文:江浙沪语言文字工作考察报告 《推广普通话方略研究论文集》
论文:论公共服务行业在推广普通话中的窗口作用 《推广普通话方略研究论文集》
论文:认真发挥教育战线在推普中的基础作用 《推广普通话方略研究》
论文:推广普通话,构建和谐的公共服务窗口行业《推广普通话方略研究》
课题:参加国家语委重大项目《推广普通话方略研究》(项目编号YB105-10C),成果由湖北科技出版社出版
课题:主持湖北省人文社科项目规划课题《非师范院校推广普通话的现状和对策》(项目编号2004D220)
获奖:2006年4月,参加湖北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骨干教师培训班学习,获“湖北省委党校优秀毕业生”
2007年
论文:邢福义教授口语表达魅力,《语文教学与研究》2007.3
论文:易中天演讲“移时”修辞的妙用,《现代语文》2007.3
论文:常规性V成结构中“V”的入句考察,《江汉大学学报》2007年4期
论文:变异性V成结构的语用价值和审美价值,《湖州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3期
论文:易中天演讲“移时”修辞的妙用,《读写月报》2007年7-8期
论文:论<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权威性,《殷都学刊》2007年1期
论文:“超女教授”于丹的成功之道,《阅读与写作》2007年5期
论文:幽默讲历史妙趣说人性—易中天的演讲艺术,《阅读与写作》2007年4期
论文:邢福义教授语言表达的魅力,《语文教学与研究》2007年3期
论文:王希杰先生的学问之路,《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4期
课题:主持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大学生健全人格培育新探》(项目编号07SJD710017)
获奖:论文《校园和谐需要语言和谐》,获江苏技术师范学院“我为学校献一计”征文一等奖
获奖:论文《细节的魔力》,获江苏技术师范学院“机关作风建设”征文二等奖
2008年
论文:含“V成”结构把字句的认知研究,《高等函授学报》2008年2期
论文:大学语文课程建设改革之我见,《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8年7期
课题:主持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基础及应用基础课题《“V成”结构及相关小句研究》(项目编号:KYY06037)
课题:主持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课题《关于<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修订研究》(编号08jc740020)
2009年
论文:试论<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修订的必要性,《湖州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4期
论文:创业教父马云演讲的艺术,《阅读与写作》2009年5期
论文:大学生坚持诵读经典名著有利于培育健全人格,《商业经济》2009年3月上旬期刊
论文:中国哲学精神对大学生健全人格培育的正面影响,《学理论》2009年5期
论文:“语言学概论”课程建设与创新研究,《语文知识》2009年4期
教材:《实用大学语文》参编,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科学出版社,2009年出版
课题:主持江苏技术师范学院课题《语言学概论》试题库建设(课题编号KS07035)
课题:主持江苏技术师范学院课题《演讲与口才》试题库建设,(编号st09004)
获奖:《技术师范学院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及教育教学实践》获江苏技术师范学院教学成果奖二等奖
获奖:获得江苏技术师范学院“本科教学评建工作先进团队之天空教室网络课堂建设维护”称号
获奖:获得江苏技术师范学院“本科教学评建工作先进团队之教学团队”称号
获奖:获得江苏技术师范学院“本科教学评建工作先进个人”称号
获奖:获得常州市831高层次人才项目第三层次称号
获奖:获得江苏省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创建活动“突出贡献者”称号
2010年
论文:<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指瑕,《湖南社会科学》2010年2期
论文:论汉语语音演变的单音化趋势,《中国海洋大学学报》2010年2期
论文:<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遭到全面挑战,《中文》2010年1期,与冯寿忠合作
论文:古代汉语破读现象探析,《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6期,与宿爱云合作
论文:普通话轻声词语规范问题探讨《咸宁学院学报》2010年3期,与尤翠云合作
论文:“职业规划师”徐小平励志演讲的形象特点,《阅读与写作》2010年6期,与黄燕合作
论文:“语言学概论”课程量提高的途径,《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6期
课题:主持学校科研课题《当代名人语言表达艺术的个案研究》(项目编号:KYY08029),
获奖:论文《异读词在普通话水平测试员中使用情况的调查研究》在中国语文现代化武汉会议上获得二等奖。
专著:《普通话与语言应用研究》,专著,30万字,2010年6月光明日报出版社出版
教材:《演讲语言与欣赏》,29万字,2010年12月科学出版社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