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点击播放
主页 > 剧本 > 情景剧剧本 > 放牛班的春天

放牛班的春天

发布时间:2020-05-12 16:40 作者:小品之家 阅读次数:

放牛班的春天 免费编辑 添加义项名
添加义项
《放牛班的春天》(法语《Les Choristes》)是2004年上映的一部法国音乐电影,由克里斯托夫·巴拉蒂执导。杰拉尔·朱诺、尚-巴堤·莫里耶、弗朗西斯·贝尔兰德等人主演。 

讲述的是一位怀才不遇的音乐老师马修来到辅育院,面对的不是普通学生,而是一群被大人放弃的野男孩,马修改变了孩子以及他自己的命运的故事。

影片于2004年3月17日在法国正式上映。

主要演员

热拉尔·朱诺

饰 克莱门特·马修老师


弗朗索瓦·贝利昂

饰 拉齐校长


玛丽·布奈尔

饰 皮埃尔的妈妈


让-巴蒂斯特·莫尼耶

饰 少年皮埃尔


凯德·麦拉德

饰 查贝特

基本信息
中文名
放牛班的春天

外文名
Les choristes

其他名称
歌声伴我心(港)、唱诗班男孩、The Chorus

类型
剧情/音乐

导演
克里斯托夫·巴拉蒂

主演
杰拉尔·朱诺,狄迪尔·弗拉蒙,雅克·贝汉,玛丽·布奈尔

编剧
克里斯托夫·巴拉蒂 、Philippe Lopes-Curval

分级
PG-13

上映时间
2004年3月17日(法国)

片长
97分钟

对白语言
法语

制片地区
法国,德国,瑞士


出品公司
百代电影

出品时间
2004年

imdb编码
tt0372824

色彩
彩色

制片成本
€5,500,000

幅    面
35毫米胶片变形宽银幕

摄影格式
35 mm

配    乐
Bruno Coulais

发行公司
Pathé Cinéma

主要奖项
第77届 奥斯卡奖 最佳外语片提名

拍摄地点
法国

票房
0.99万

目录
1剧情简介
2演职员表
3角色介绍
4音乐原声
5精彩花絮
6影片制作
7获奖记录
8发行信息
9影片评价
折叠编辑本段剧情简介
放牛班的春天
放牛班的春天
1949年的法国乡村,音乐家克莱门特(杰勒德•尊诺 饰)到了一间外号叫“塘低”的男子寄宿学校当助理教师。学校里的学生大部分都是难缠的问题儿童,体罚在这里司空见惯,学校的校长(弗朗西斯•贝尔兰德 饰)只顾自己的前途,残暴高压。

性格沉静的克莱门特尝试用自己的方法改善这种状况,他重新创作音乐作品,组织合唱团,决定用音乐的方法来打开学生们封闭的心灵。

然而,事情并不顺利,克莱门特发现学生皮埃尔•莫安琦(尚•巴堤•莫里耶 饰)拥有非同一般的音乐天赋,但是单亲家庭长大的他,性格异常敏感孤僻,怎样释放皮埃尔的音乐才能,让克莱门特头痛不已;同时,他与皮埃尔母亲的感情也渐渐微妙起来。[1]

折叠编辑本段演职员表
折叠演员表
角色 演员 备注
克莱门特·马修老师 杰拉尔·朱诺 助理教师,喜欢并擅长音乐,组建合唱团,最后被解雇
皮埃尔(少年) 尚-巴堤·莫里耶 长相帅气的少年,有音乐天赋
薇奥莱特 玛丽·布奈尔 皮埃尔的妈妈,马修老师与她有一段微妙的感情
查贝特 凯德·麦拉德 ---
拉齐校长 弗朗西斯·贝尔兰德 为人冷酷无情,自私自利,最后被联合上诉撤职
皮埃尔(成年) 雅克·贝汉 长大后成为音乐家
Pépinot 马科森斯·贝汉 ----
La Père Maxence 让-保罗·波奈尔 ----
Corbin Thomas Blumenthal ----
Mondain Grégory Gatignol ----
Le Querrec Cyril Bernicot ----
Boniface Simon Fargeot ----
Leclerc Théodul Carré-Cassaigne ----
Monsieur Langlois Philippe Du Janerand ----
La Comtesse Carole Weiss ----
Le Docteur Dervaux Erick Desmarestz ----
展开
折叠职员表
制作人: Arthur Cohn、Léonard Glowinski、杰拉尔·朱诺Gérard Jugnot、Michael Kühn、Romain Le Grand、Nicolas Mauvernay
导演: 克里斯托夫·巴拉蒂
副导演(助理): Marc Baraduc、Catherine Hofer、Vincent Kaluza、Romain Kunstlinger
编剧: 雷内·维勒、乔治·查佩罗、诺尔-诺尔、克里斯托夫·巴拉蒂 、费利佩·洛佩斯-库尔瓦尔
摄影: Jean-Jacques Bouhon、Dominique Gentil、Carlo Varini
配乐: 鲁诺·库莱斯
剪辑: Yves Deschamps
选角导演: Sylvie Brocheré、Agathe Hassenforder
艺术指导: François Chauvaud
美术设计: Pierre Ferrari
服装设计: Françoise Guégan
视觉特效: François Vagnon
布景师: Jean-Pierre Gaillot
演职员表资料来源[2]

折叠编辑本段角色介绍

克莱门特·马修老师|演员 杰拉尔·朱诺

热爱音乐事业,把最无私的爱奉献给孩子们,对所有的人一视同仁,包括屡教不改的西蒙,虽然最后被开除,但在这群孩子心里撒下了爱的种子,是一位灵魂很伟大的老师和引导者。


少年皮埃尔|演员 尚-巴堤·莫里耶

长相帅气,是学生中的代表人物,因为家庭原因为人喜欢恶作剧,但本性善良,尤其是歌声嘹亮,音色俱佳,颇受马修老师的器重,长大后成为首屈一指的大音乐家。


拉齐校长|演员 弗朗西斯·贝尔兰德

本片中最惹人讨厌的人,自私自利,为人冷酷,完全不考虑孩子们的感受,而且喜欢夺取别人的劳动成果,最后被联合投诉而下台。


派皮诺演员 戴迪亚·费拉蒙

一位很可爱的小孩子,不会唱歌但是依然很受到老师的喜爱,由于父母双亡,但是每天依然相信星期六父亲会来接他,最后感动了马修老师并跟随其离开。


皮埃尔的妈妈|演员 玛丽·布奈尔

漂亮善良的妇女,是本片中唯一的女主演,关心自己的孩子,且极受马修老师的敬仰。

折叠编辑本段音乐原声
原声带
法语 汉语 备注
《Les Choristes》 《放牛班的春天》 主题曲
《Caresse sur l'océan》 《海上的清风》 插曲
《La nuit》 《黑夜》 插曲
《Cerf-volant/Les Avions En Papier》 《风筝》 插曲
《d'été》 《夏日的微曦》 片尾曲
片中演唱片段
序号 名称
1 L'incendie
2 Seuls
3 Morhange
4 Pepinot
5 In Memoriam
6 L'arrivée Ecole
7 Les Partitions
8 In Memoriam A Capella
折叠编辑本段精彩花絮
剧照
剧照
1、饰演马修老师的杰拉尔·朱诺同时担任本片的制作人。他为了出钱投资本片抵押了在巴黎的公寓。最终通过卖座他拿到了500万欧元的报酬,这让他成为2004年法国收入最高的演员。

2、影片剧本灵感自1945年的音乐片《关夜莺的笼子》,导演克里斯托弗·巴哈提亚7、8岁时看过这部电影,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3、巴哈提亚希望找一位真正的唱诗班男孩演绎皮埃尔。他与制片人游遍全国,终于在位于里昂斯的圣马克学校儿童合唱团中发现了十二岁的尚-巴堤·莫里耶,邀请他试镜后,立刻锁定他是最佳人选。

4、挑选片中其它合唱团成员时,巴哈提亚也不想起用专业的儿童演员,他透过工作人员从拍摄场地附近的小学及初中找来二千名有潜质的儿童试镜,最终挑出了65名8至13岁、没有演戏经验但自然率性的孩子。

剧照
剧照
5、本片监制雅克·佩兰的儿子Maxence也是首度参与电影演出,他在片中扮演主角好友Pepinot的童年。

6、巴哈提亚在电影开拍前9个月就开始与Coulais制作音乐部份,他希望尽量避免出现一般儿童合唱团的感觉,唱着传统的圣诞颂歌,他要求音乐充满强劲的感觉,最终他们二人合力原创了多首新的歌曲。

7、影片是2004年法国年度票房榜的冠军,总观众人数达到了840万。

穿帮镜头

1.在影片快要结束的时候,当拉辛和他的家人离去,他走进汽车的时候,可以在车窗玻璃上看到工作人员的倒影。

2.在影片快要结束的时候,马修乘坐的公车第一次离开时汽车尾部有白底黑字圆牌"限速85km/h",但带着佩皮诺第二次离开时,圆牌消失了。

3.扮演成年皮埃尔的演员雅克·贝汉有一双棕眼睛,但扮演少时皮埃尔的演员Jean Baptiste Maunier有一双蓝绿色眼睛。

4.在电影开头,佩皮诺拿出相片(也就是那张大合影),大合影上中间的佩皮诺拿的牌子是在他的膝盖前面但是在电影00.58.07中,牌子却到了他的大腿上

5.原来在学校里唱歌的时候,曾经有过一段出现过其他的几个孩子,应该是其他班的。可是后来老师带着同学们出去旅游的时候,学校着火了。然后那些孩子就没有了,而且通过校长他们的对话发现,应该只有一个班。就算不只一个班,那么这些孩子到哪里去了。[3]

折叠编辑本段影片制作
创作背景

《放牛班的春天》海报
《放牛班的春天》海报
导演克里斯托夫·巴拉蒂并非从电影行业出身,他是一位出类拔萃的古典吉他手。自从于巴黎师范音乐学院毕业后,在多个国际性大型吉他比赛中胜出。1991年他加入本片监制雅克·贝汉创立的电影公司Galatee Films,并为该公司制作的多部电影包括《微观世界》、《雪岭传奇》及《鸟的迁徙》等担任监制一职。2002年克里斯托弗·巴拉蒂自编自导了处女作《The Tombs》,这部改编自同名小说的短片由在《黑客帝国》系列中扮演梅罗文加王的法国影星兰伯特·威尔森(Lambert Wilson)主演。《放牛班的春天》是巴拉蒂执导的首部电影长片。

在影片《放牛班的春天》中,和雅克·贝汉一起合作的都是他的老搭档。本片也是克里斯·巴哈蒂一鸣惊人的导演处女作。具有正统音乐教育背景的他,与老搭档雅克·贝汉共同制作《微观世界》、《喜马拉雅》和《迁徙的鸟》等叫好又叫座的影片。巴哈蒂涉足影界之前,曾担任10年以上的音乐制作人,这使他在本片中对音乐的把握炉火纯青。

《放牛班的春天》的电影音乐由法国电影、电影音乐家BrunoCoulais担纲。Coulais曾先后以"天、地、人"三部曲入围凯撒奖最佳电影音乐奖,并获奖,其作品包括:让·雷诺主演的《赤色追缉令》、卡特林娜-德娜芙主演的《对不起,爱上你》、德帕迪约主演的1998年版《基督山伯爵》、2001年惊险片《夺命解码》等影片。

本片导演原为音乐家,故事改编自一部1947年的电影。本片堪称法国版的《春风化雨》,而且还有一丝《天堂电影院》的味道,此类以音乐感化顽劣学生的电影题材虽不新鲜,但本片却仍能凭感人的剧情成为年度法国票房冠军,其中动人悠扬的配乐应记大功。

当克里斯托弗·巴哈提亚完成执导首部短片后,便积极找寻一个好故事拍摄其首部电影长片,原来他心底里早已认定这部电影必须与其4至8岁的童年经历有关,而且最好以音乐为主题,因此这个组合自然让他想起7、8岁时看过的音乐电影《A Cage of Nightingales》,当年他深受这部作品感动,虽然30多年后的今天他已把片中大部份的情节都忘记了,但电影的魅力及神髓依然长留心底,因此决定把这部1945年旧作重拍。

选角

尚-巴堤·莫里耶剧照
尚-巴堤·莫里耶剧照
巴哈提亚一开始便不想单单起用一个儿童演员,他希望找一位真正的歌手演绎主角皮埃尔。虽然他知道这个人选并不易找,但仍一直努力搜寻。在2003年3月,他与制片人游遍全国,终于在位于里昂斯的圣马克学校儿童合唱团中发现了拥有悦耳声线及样貌讨好的十二岁男孩Jean-Baptiste Maunier,巴哈提亚邀请他试镜后,便立刻锁定他是饰演主角的最佳人选。

而挑选片中其它合唱团成员时,巴哈提亚也不想起用专业的儿童演员,他透 过工作人员从拍摄场地附近的小学及初中找来二千名有潜质的儿童试镜,最终挑出了65名8至13岁、没有演戏经验但自然率性的孩子。而本片监制雅克·佩兰的儿子Maxence也是首度参与电影演出,他在片中扮演主角好友Pepinot的童年。

音乐创作

剧照
剧照
正如为本片配乐的Bruno Coulais所言,音乐是本片的主题,所以导演克里斯托弗o巴哈提亚早在2002年9月电影开拍前9个月,就开始与Coulais制作本片的音乐部份,巴哈提亚希望尽量避免出现一般儿童合唱团的感觉,唱着圣诞颂歌似的传统歌曲,他要求音乐充满强劲的感觉,而且要差不多全部都是原创,最终他们二人为电影合力创作了多首歌曲。

巴哈提亚接受访问时说由于在故事中所听到的音乐是来自音乐老师Clement Mathieu这个角色,所以根据角色的演化在音乐的类型上作出相应改变。拍摄这部电影就像制作一部音乐剧。

折叠编辑本段获奖记录
获奖时间
奖项 获奖者 备注
2005年 第77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外语片 《放牛班的春天》 提名
2005年 第77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原创歌曲 《Les Choristes》 提名
2005年 第62届美国电影电视金球奖最佳外语片 《放牛班的春天》 提名
2004年 第17届欧洲电影节最佳作曲 鲁诺·库莱斯 获奖
2004年 第17届欧洲电影节最佳影片 《放牛班的春天》 提名
2004年 第17届欧洲电影节最佳男演员 杰拉尔·朱诺 提名
2005年 第58届英国电影和电视艺术学院奖最佳电影音乐 鲁诺·库莱斯 提名
2005年 第58届英国电影和电视艺术学院奖电影奖-最佳非英语片 《放牛班的春天》 提名
2005年 第58届英国电影和电视艺术学院奖电影奖-最佳剧本-改编 克里斯托夫·巴拉蒂 提名
2005年 第30届法国凯撒奖最佳声效 鲁诺·库莱斯 获奖
2005年 第30届法国凯撒奖最佳配乐 鲁诺·库莱斯 获奖
2005年 第30届法国凯撒奖最佳影片 《放牛班的春天》 提名
2005年 第30届法国凯撒奖最佳男演员 杰拉尔·朱诺 提名
2005年 第30届法国凯撒奖最佳男配角 弗朗西斯·贝尔兰德 提名
2005年 第30届法国凯撒奖最佳导演 克里斯托夫·巴拉蒂 提名
2005年 第30届法国凯撒奖最佳制作设计 François Chauvaud 提名
2005年 第30届法国凯撒奖最佳处女作 克里斯托夫·巴拉蒂 提名
2006年 第20届西班牙戈雅奖最佳欧洲影片奖 《放牛班的春天》 提名
2005年 第49届意大利大卫奖最佳欧洲电影奖 《放牛班的春天》 提名
展开
折叠编辑本段发行信息
折叠制作发行
制作公司

发行公司

1.  Vega Film AG [瑞士] 

2.  Banque Populaire Images 4 [法国] 

3.  CP Medien AG [德国] 

4.  法国第4电视台 [法国] 

5.  Centre National de la Cinématographie (CNC) [法国] 

6.  Dan Valley Film AG  

7.  France 2 Cinéma [法国] 

8.  Galatée Films [法国] 

9.  Novo Arturo Films [法国] 

10.  Pathé Renn Productions [法国] 

11.  Procirep [法国] 

1.  百代电影公司 [法国]  (2004) (France) (theatrical)

2.  A-Film Distribution [荷兰]  (2004) (Netherlands) (theatrical)

3.  Alliance Atlantis Vivafilm [加拿大]  (2004) (Canada) (theatrical)

4.  Bontonfilm   (2004) (Czech Republic) (theatrical)

5.  博伟国际 [阿根廷]  (2005) (Argentina) (theatrical)

6.  Cathay-Keris Films Pte. Ltd. [新加坡]  (2004) (Singapore) (theatrical)

7.  康斯坦丁影业公司 [德国]  (2004) (Germany) (theatrical)

8.  Festive Films [新加坡]  (2004) (Singapore) (theatrical)

9.  Kamras Film Group [芬兰]  (2004) (Finland) (theatrical)

10.  Kulturföreningen Kedjan   (2004) (Sweden) (theatrical)

11.  米拉麦克斯影业公司 [美国]  (2004) (USA) (theatrical)

12.  Pathé   (2005) (UK) (theatrical)

13.  Triangelfilm [瑞典]  (2004) (Sweden) (theatrical)

14.  Vega Distribution [瑞士]  (2004) (Switzerland) (theatrical)

15.  Fox Pathé Europa [法国]  (2007) (France) (DVD) (Blu-ray)/(2007) (France) (DVD) (HD DVD)

16.  Gativideo [阿根廷]  (2005) (Argentina) (DVD)

17.  Highlight Film [德国]  (2005) (Germany) (DVD)

18.  Medyavizyon [土耳其]  (2005) (Turkey) (all media)

19.  Pathé International [法国]  (2004) (worldwide) (all media) (sales)

20.  Sandrews [瑞典]  (2005) (Sweden) (DVD)

21.  Teleview International   (2003) (Lebanon) (TV) (Middle East)

22.  Yleisradio (YLE) [芬兰]  (2006) (Finland) (TV)

23.  北京香榭荔舍影视文化交流有限公司 [中国] 

展开
折叠上映信息
国家/地区 上映日期 国家/地区 上映日期
法国
2004年3月17日

加拿大 2004年10月8日
中国
2005年2月18日

美国 2004年10月10日
中国台湾 2004年9月17日
美国

2004年10月14日
中国香港 2004年9月16日 瑞典 2004年10月15日
比利时 2004年3月17日 巴西 2004年10月15日
卢森堡 2004年3月19日 美国 2004年10月21日
瑞士 2004年3月31日 波兰 2004年10月22日
捷克 2004年7月5日 美国 2004年10月28日
荷兰

2004年7月15日 意大利 2004年10月29日
瑞士 2004年9月2日 西班牙 2004年10月30日
德国 2004年9月2日 美国 2004年11月1日
奥地利 2004年9月3日 西班牙 2004年11月9日放牛班的春天
菲律宾 2004年9月4日 葡萄牙 2004年11月11日
加拿大 2004年9月12日 捷克 2004年11月11日
芬兰 2004年9月17日 西班牙 2004年12月3日
以色列 2004年9月29日 匈牙利 2004年12月16日
美国 2004年12月22日 澳大利亚 2005年1月20日
美国 2005年1月14日 冰岛 2005年1月22日
加拿大 2005年1月28日 希腊 2005年2月11日
克罗地亚 2005年2月3日 荷兰 2005年2月24日
展开
制作发行参考资料来源[4]​


折叠编辑本段影片评价
剧照
剧照
法国电影不同于美国电影,他们使用的煽情总是在平淡中积蓄,在最未处让一切升华,在落幕后尚能令人气息不平,令你久久回味影片的意义。而《放牛班的春天》也的确做到了这一点,看到电影,相信你一定有一股温暖久久绕于心间,我们都是那个时代过来的,我们都明白身边学生的感受,能让人感动的便是好电影,好电影让人感觉那是你人生的一种诠释,偶然间你发现那部分似乎曾经就在你的生活中擦肩而过,比如说我们也差点遇上像电影这样一个可以改变你一生的老师。(时光网评)[5]

《放牛班的春天》,让我们在云雀般的童音中伤怀嗟叹、泪湿衣衫。敦厚纯良的音乐老师克莱蒙用他宽广博爱的胸襟和美妙动听的音律抚慰着放牛班问题少年们饱受摧残的心灵,让一群被社会遗弃的孩子变成想唱就唱的天使,度过了二战刚刚结束那段艰难的岁月。(时光网评)[6]

《放牛班的春天》情感真挚细腻,画面随时间推移由冬经春抵初夏,作为主要情感表达的音乐基调也由沉郁凄清慢慢转为活泼明快,呈现出层次的美感。创作者似乎着意于影片场景的巧妙设置,人物言行举止的精心安排,以达到景无虚设,话无虚说,笔无虚落的佳境。[7](励志一生网评)

《放牛班的春天》剧情上虽然处处显现着幽默的笔触,但是影片始终笼罩在一股淡淡的悲情气氛之中,这股淡淡的悲情主要地是通过马修个人在“池塘之底”的坎坷经历流露出来,并与着墨不深的幽默笔触共同构成了影片两大情感基调。(励志一生网评)[7]

评论列表(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