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 国画的简介,工具和材料有毛笔、墨、国画颜料、宣纸、绢
  • 国画,又称中国画,我国传统绘画(区别于西洋画)。工具和材料有毛笔、墨、国画颜料、宣纸、绢等,题材可分人物、山水、花鸟,技法可分工笔和写意,它的精神内核是笔墨。 从美术史的角度讲,民国前的都统称为古画。国画在古代无确定名称,一般称之为丹青,主
  • 松江派,亦称"松江画派"。中国画流派之一
  • 亦称松江画派。中国画流派之一。 晚明松江府治(今属上海市)下三个山水画派的总称。 一是以赵左为首的,称苏松画派; 二是以沈士充为首的,称云间画派; 三是顾正谊及其子侄辈代表,称华亭画派。 其中苏松派和云间派都导源于宋旭,赵左和宋懋晋同师宋旭,沈
  • 董源的山水画技法,皴法是一种用笔墨的方法
  • (一)皴法。在山水画史上,凡有巨变,多由皴法所致。皴法是一种用笔墨的方法,专用于描绘山、石的脉络和质感,也以此表现近树主干的皮纹和质地。盛唐王维始用渲淡,一变构斫之法。唐代山水自此开始,出现皴法。这些山水画家主要集中在关陕一带,他们的山石
  • 书画同源,中国文字与绘画在起源上有相通之处
  • 中国传统书画理论中的一个重要观点。包括两方面的涵义:①指中国文字与绘画在起源上有相通之处;②指书法与绘画在表现形式方面,尤其是在笔墨运用上具有共同的规律性。后者曾经成为文人画兴起的重要理论根据之一。 对于文字起源的研究始于周代。商周时代的甲
  • 花鸟画的分类,没骨花鸟画:用各种颜色或墨直接渲染
  • 没骨花鸟画:用各种颜色或墨直接渲染出物体形象的方法。对工笔画来说,它比较随意,对写意画来说,它比较工细。 写意花鸟画:写意画可分为大写意和小写意: 小写意是通过相对(工笔花鸟画)比较自由的方法表现对象的形态、特征。它的特点是真实、生动。是花
  • 王书侠图画泰山山水之法,天真活泼、生动有奇趣
  • 夫法以去弊,法亦生弊。学画之时,贵其有法,作画之时,贵其无法,王书侠兄少喜画,盖出于性之所好,其时见画皆临之,名扬乡里,复为生计,画电影宣传画数年,后又考入曲阜师范大学美术系,投之名师,则学有法矣。然则学院教育,素描、油画、水粉、水墨、山
  • 扇画—方寸之间显风流,集书法、绘画于一扇,则始于明代
  • 扇面画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唐代,据张彦远《历代名画记》记载,三国时,曹操就有请杨修为其画扇的故事。到了唐代画扇之风更为盛行,当时的扇子还是圆形的,故称团扇。到了公元10-12世纪的北宋时期,宫廷画家更是画扇成风,且留下的扇面画也很多,扇子的形制出
  • 中国画用笔-白描,主要多用于画人物或双勾花鸟画
  • 白描是中国画技法形式中的一种,主要多用于画人物或双勾花鸟画。工笔画都是以白描为先,这种方法实与书法的双勾响榻有关。唐代吴道子、宋代的李公鲜将其发展成为一种独立的艺术形式。 此种画法,全凭线的虚实刚柔、浓淡粗细来体现物体的不同质感和变化。象宋
  • 传统山水画的技法,线皴(以披麻为主),面皴(以斧劈为主)
  • 1、线皴(以披麻为主),面皴(以斧劈为主),点皴(以豆瓣、雨点为主)。 (1)披麻皴(线皴): 皴的笔法如披开的麻披状,呈长线条,表现山石的明暗凹凸,充实结构和脉胳体积感,以及江南多见的有草木的松软土质。用笔微带交叉。 短而松散叫解索皴。 梗直而乱叫乱
  • 古书画的墨和色,墨色和纸绢也起着相互“托”、“发”的作用
  • 笔要依靠墨来体现在纸绢上,在绘画中还有色彩的施用。一般讲,作伪者大者可以仿得和原本比较相像,因此在鉴别真伪时,它们就不如笔法那样重要。同时,墨、色的新旧,是可以区别出来的;真旧和假旧,总有所不同,多看多比,更容易体会得到。 用墨有个人的习惯
  • 中国画的节奏,主要评笔、墨、色的变化以及位置层次
  • 1、布局:布局的好坏可以用节奏的尺度来衡量,而节奏则主要评笔、墨、色的变化以及位置层次的经营来显示的。如同音乐中的节拍、重音、修之等。初学者往往不善于布局,原因之一就是由于未能掌握画面的节奏,知识苦思冥想的搞某形的构图,这自然是不够的。一个